加快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学院落实职教改革政策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为充分论证学院专业群组建方案,同时将教学诊断与改进理念方法落实到专业群建设中,11月18日上午,学院在2号教学办公楼5楼会议室召开专业(群)建设暨专业诊断与改进研讨会。院长崔照忠、副院长王长智出席会议,教务处、各系部、教管中心、招生、实习就业处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郭兴华主持。
会议对我院专业群建设、新专业设置、部分专业教学分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说专业”、“说课程”、1+X证书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认为,随着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新形态,按照专业群组群逻辑,论证启动学院3-5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对接山东省“5+5”十强产业和潍坊市“全域医养健康城”工程,服务建设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组成专业,会议对医养健康专业群、口腔专业群、护理专业群进行了研讨,并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调研论证,确保组群逻辑性高、群内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高、就业相关度高,提交学院研究。
会议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心理咨询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归属进行了调整,旨在建立与专业群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方式,重构治理体系。
会议建议,学院2020年申报国控中医学专业和2个卫生健康相关的非国控专业,成立专业申报组织机构,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为落实职教20条关于“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多元办学”要求,会议对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了提前安排。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责任人,要切实做好专业调研,提出改进建议,落实国家标准、融入证书标准、课程思政。口腔医学技术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牵头人杨洪涛老师,分享了培养方案开发的内容、流程与注意事项。王长智副院长要求方案务必体现学院特色,做成高质量教学标准。崔照忠院长要求,方案要以成果导向为引领,体现“三教改革”内容。会议还通报了学院参与3个X证书试点情况,对X证书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实习就业处安排了校企合作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是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课程作为 “五横”中的两个重要层面,其建设质量是诊改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会议决定开展专业带头人“说专业”、骨干教师“说课程”教学诊断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专业及课程建设方面的目标、标准、诊断、改进等情况,为迎接省诊改委的诊改复核做好准备。
会议还对使用省级、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展B类C类学生教学进行了安排。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学院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厘清了思路,吹响了学院专业群建设的“集结号”,专业群建设雏形基本形成、建设路径基本明晰、内部逻辑愈加清晰,教学组织形态正在变革、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为推动学院快速形成专业组群发展机制,助力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务处)
